首页 > 武侠 > 傲蕩武林路(劍蕩天下) > 

第七章、長沙

第七章、長沙

  長沙,距衡山約三百裡。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在傳說中的堯、舜、禹三代同時,在洞庭、鄱陽之間和不淮、江漢平原出現瞭一個名為“三苗”的新的氏族部落集團。

  人們一般認為它原是以蚩尤為首的九黎部落集團,在與炎黃部落的戰爭中失敗後流徙到到南方發展而成的。古籍中記載“潭州古三苗之地”,“三苗建國在長沙”,長沙由此而來!

  長沙北臨洞庭,素有“水鄉”之稱,境內河汊溪流密佈,高聳的城墻外面則有寬寬的護城河環繞。古人為瞭克服“川澤之阻”,或獨舍資財,或邀眾募捐,或衙署撥資,“大江則造舟亂流以渡,斷澗則伐木鑿石架閣以通。”

  秦朝建立之後,秦始皇采納巫相李斯的建議,廢諸侯,立郡縣,分天下為36郡。在原楚國的“江南”之地,正式設立長沙郡。

  據《漢書。地理志》載:“長沙國,秦郡。”南朝酈道元《水經註》亦雲:“秦滅楚,立長沙郡。”從此,長沙開始納入全國統一的政治體制,並第一次明確地以一個行政區域載入史冊。

  長沙,北起洞庭,南逾五嶺,東鄰鄱陽湖西岸和羅霄山脈,西接沅水流域。

  長沙在政治、軍事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它北有洞庭重湖,南有五嶺屏障,發源於嶺南的湘江流貫全境,連通南北,交會東西,歷來為南部疆域的重鎮名城。

  浩淼無涯的洞庭湖,阻隔關山,是長沙的北部門戶。古有:洞庭湖“中有磊石山、秦騎望兩處,高踞全湖,周望萬頃,銅盆、萬石兩汊,為湖中棲泊要害,南北有事,勢在必爭,”之說。

  “千古第一帝”秦始皇巡行天下,即曾親臨洞庭。前219年,他從南郡“渡江,至湘山祠”。湘山,即今嶽陽君山,處於煙波浩蕩的洞庭湖中,山上蔥籠青翠,祭祠湘君的湘山祠臨湖而立。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渡湖登山,湖面大風驟起,波浪滔天,“幾不得渡”。便問隨行的博士:“湘君何神?”

  博士答:聽說是堯的女兒、舜的妻子,葬於此。威震四海的秦始皇似乎還沒有遇到過這樣的窘境,勃然大怒,乃下令派刑徒3000人將湘山的樹木砍伐殆盡,然後返駕回都,未能繼續南行。

  長沙更有豐富的人文積淀,而景點則以“瀟湘八景”是最具特色和著名。

  “瀟湘八景”有:瀟湘夜景、山市晴嵐、遠浦歸帆、煙寺晚鐘、漁村夕照、洞庭秋月、平沙落雁、江天暮雪。“古往今來吸引著無數的遊客前來!

  我到長沙,已經是離開衡山第二天的事情瞭。

  在繁華的大街上行走,我第一次感受城市的熱鬧與喧嘩!感覺就象是村佬出城一樣,事實上也是這樣。在衡山一住就是十五年,下山後就有一種重回人間的感覺!

  回到人間最現實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吃飯,我下山時,師傅翻遍瞭衡山才找出瞭可憐巴巴的十三兩銀子。他跟我說,跑江湖根本不用銀子,沒有錢花時就去“劫富濟貧”“替天行道”。

  一路走來,我實在找不到“劫富濟貧”“替天行道”的理由,也沒有為富不仁的地主、惡商可以下手,所以我每餐都是吃稀飯、饅頭度日,到長沙時,身上也隻剩八兩銀子瞭!

  我到長沙正直中午,於是我就挑瞭一個簡陋的茶攤要瞭一碗牛肉面,這兩天實在餓得不行瞭。

  一邊吃,就聽到旁邊的人議論道“知道嗎?沈府出大事瞭!”

  “我聽說瞭,江湖上有個‘點蕊采花’的淫賊看上瞭沈府的千金小姐沈奕筠!”

  “是啊,就是那個武林上傳說的趙玉泉,聽說今晚他就去沈府要人,弄得沈府上下一片不得安寧!”

  “沈員外已經放出話瞭,誰能將趙玉泉捉住,就酬謝一萬兩!”

  “嘿嘿!這沈百萬也會打算盤瞭,他就這麼一個寶貝女兒,再怎麼說也不止一萬兩吧!何況我還聽說那趙玉泉在黑道武林排名列三十二位呢?!”

  “今天已經有上百名的長沙捕快已經到沈府部署瞭,說是一定要將趙玉泉這個淫賊捉住!”“那就有好戲看羅——!”

  ************

  我一邊吃著牛肉面,一邊聽著人們的議論!吃飽拍拍肚皮,心想,或許今晚之後,我凌展鵬就有萬貫傢財瞭!

  不知道為什麼,現在我反倒希望江湖上多幾個這種惡賊,這樣我就不必擔心沒有飯吃,櫻雪想要的漂亮傢居裝飾,都不成問題瞭!想念至此,我的心竟輕松、快樂起來!不時還吹起口哨來!

  我想,如果現在就是晚上,那就好瞭!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推荐小说:我的母女花 欲海美人劫 野趣 調妻記 潛艷纏欲 女殺手的口紅 天降神妻 妻心如刀 人性污點之背叛成癮 裙下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