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 > 獵艷倚天 > 

作品相關

作品相關

  元朝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朝代,由蒙古族統治者忽必烈(即元世祖)於1271年所建,國號大元,1272年定都於大都(今北京市),1279年滅南宋,完成南北統一。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並於同年進行的北伐中推翻瞭元朝。北遷的元政府後退居漠北,與明朝對峙,史稱北元。

  元朝建立之前的蒙古蒙古高原地區的眾多蒙古部落原為金朝的臣屬民族,隨著金朝的逐漸衰落,蒙古的勢力也開始壯大起來,逐漸脫離金朝政權的統治。金泰和四年(1204年),蒙古族領袖鐵木真通過殘酷戰爭統一瞭蒙古高原各蒙古部落。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鐵木真被各部落推舉為“成吉思汗”,建立政權於漠北,國號“大蒙古國”(YekeMonggholUlus),即大蒙古帝國。建立大蒙古國後,不斷發動征服戰爭擴張其疆域,1217年滅亡西遼、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一直進攻到伏爾加河流域。於1225年東歸,1227年又滅西夏,成吉思汗也在對西夏的遠征中病逝。蒙古軍隊的對外戰爭具有征服性質,為瞭減少蒙古軍隊的傷亡,加快戰爭的進度,蒙古軍隊在戰爭期間對敵人采取瞭殘酷而野蠻的政策。大量敢於英勇反抗的地區破城之後人口被屠殺和奴役,無數財產被掠奪損毀。戰爭的結果是建立起瞭疆域空前廣闊、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一、影響力盛極一時的龐大帝國,基本實現瞭世界一統、天下大同的格局,對後世的影響很大。

  [編輯本段]元朝的建立蒙古帝國大汗蒙哥於1259年在四川駕崩,享年52歲。其四弟忽必烈與七弟阿裡不哥開始爭奪汗位。1260年3月,阿裡不哥在宗王阿速臺等大多數蒙古正統派的支持下於蒙古帝國首都哈拉和林通過“忽裡勒臺”大會即大汗位。與此同時,忽必烈與南宋議和後返回開平(今內蒙古多倫),在中原儒臣及部分蒙古宗王的支持下集會自稱大汗。1260年4月,忽必烈設立中書省,總管國傢政務。1260年5月,忽必烈頒佈《即位詔》法令,並建元中統。由於忽必烈在中原漢地自行集會稱汗,並且推行漢法,明顯違背瞭蒙古傳統,引起瞭阿裡不哥和蒙古正統派的強烈不滿,忽必烈與阿裡不哥隨即展開瞭四年的汗位戰爭。成吉思汗直到1264年阿裡不哥兵敗投降,忽必烈定為一尊,但他推行的“行漢法”主張卻造成許多蒙古貴族的不滿,拒絕歸附忽必烈汗國,結果導致其他幾個蒙古汗國紛紛敵對,忽必烈的政權遂隻包括“中國”(並非完全今天意義上的中國)與蒙古高原地區。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公佈《建國號詔》法令,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國號為“元”。這是蒙古帝國政權由世界性大一統帝國轉為中原王朝的分水嶺,蒙古政權之前對中原地區推行的是極具遊牧性質的掠奪式統治,中原地區僅是其屬地的一部分,到忽必烈時才轉型為以中國為主要占領地的王朝,且在這之前“元”之名尚未出現,故“大元”的建立應由此算起。

  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在劉秉忠規劃下,建都於中原的大都(今北京市)。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軍攻陷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俘虜6歲的宋恭帝及謝太皇太後。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軍在崖山海戰消滅瞭南宋最後的抵抗,陸秀夫背著9歲的小皇帝趙昺投海而死,中國(南宋)滅亡。

  之後,元軍曾進攻過周邊一些地區,如越南和日本等,其中以試圖征服日本的戰爭最為著名,為忽必烈建造戰艦的高麗人有意建造和設計質量極其低劣的船隻是導致忽必烈的蒙古艦隊葬身魚腹的主要原因。

  元朝統一後四等人的劃分蒙古征服中國全國後,將其政權下的人民劃分為蒙古、色目、漢人和南人4個等級,並且規定這4等人在做官,打官司、科舉諸方面有一系列不平等的待遇,乃是整個元朝施行民族壓迫政策的鐵證。

  蒙古族在各等人中名列第一等,是元朝的“國姓”。

  色目人繼蒙古人之後名列第二等,主要指西域人,如欽察、唐兀、畏兀兒、回回等。

  漢人為第三等,指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內的漢、契丹、女真等族以及較早被蒙古征服的雲南(大理)人,東北的高麗人也是漢人。

  南人為第四等,也叫蠻人、新附民,指最後被元朝征服的原南宋境內各族(淮河以南的人民)。

  [編輯本段]元朝中期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加封孔丘為“大成至聖文宣王”,並對孔子的傢族、弟子等加封瞭種種稱號。

  大德十一年(1307年),成宗死,前太子真金之孫海山即位於元上都,是為元武宗。並立其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為皇太子,約定兄終弟及,同時又約定愛育黎拔力八達死後,帝位復歸武宗之子和世剌。

  至大四年(1311年),仁宗即位,但違背前約,封和世剌為周王,令其出鎮雲南,而改立自己的兒子碩德八剌為皇太子。

  延祐二年(1315年),元仁宗下令恢復科舉制度,將儒傢學說中的程朱理學定為考試的主要內容。從此程朱理學成為元朝(以及其後的朝代)的官方思想。

  延祐七年(1320年),仁宗死,碩德八剌即位,是為元英宗。

  至治三年(1323年),元英宗下令編成並頒佈元朝正式法典——《大元通制》,共2539條。

  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至治三年,英宗從南返途中,駐蹕南坡,被權臣鐵失等人殺死。謀亂諸王大臣擁立當時鎮守漠北的前太子真金之孫也孫鐵木兒即帝位[2],改元泰定,是為泰定帝。

  泰定五年(1328年),泰定帝死。丞相倒剌沙在上都奉泰定帝之子阿剌吉八為帝,而與此同時,元武宗的舊部重臣燕帖木兒與河南行省丞相伯顏則分別秘密向漠北和江南遣使,同時迎接周王和世剌與其弟圖貼睦兒。結果,圖貼睦兒先至元大都,遂於天歷元年(1328年)自立為帝,是為元文宗。而和世剌抵達和林後,也宣佈即位,是為元明宗。文宗表面上表示願意退位,奉兄為帝,兩人遂相會於上都之南,文宗毒死明宗後稱帝。

  至順三年(1332年),文宗卒。臨終下詔立明宗子為帝。權臣燕帖木兒為瞭控制朝政,故意舍長立幼,立懿璘質班為帝,是為元寧宗,但寧宗即位未及一月就病逝,其兄妥歡貼睦爾才得以即立,是為順帝。

  至正三年(1343年),元惠宗下令修撰遼史、金史、宋史三史,至1345年修成。

  概述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廣闊的王朝,國力最強盛的王朝之一。從疆域的廣闊度來說,隻有後來的清王朝才能和元朝相提並論,清朝也是一個少數民族執政的王朝。

  元朝的疆域是:“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東,南越海表”,“東、南所至不下漢、唐,而西北則過之”(《元史·地理志》)。包括蒙古全境和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及泰國、緬甸北部的一些地方。面積相當於今天中國疆土的兩倍。

  魏源《元史新編》說:“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過於漢唐。”元朝人對自己國傢的強盛是充滿瞭自豪感的。

  虞集在《廬陵劉桂隱存稿序》中評價當代文人說:“國朝廣大,曠古未有。起而乘其雄渾之氣以為文者,則有姚文公其人。”

  貫雲石在散曲《雙調·新水令·皇都元日》中歌頌:“江山富,天下總欣伏。忠孝寬仁,雄文壯武。功業振乾坤,……賽唐虞,大元至大古今無。”

  蒙古帝國作為一個蒙古族建立的政權,在經過對歐亞非廣大地區的征服後,在文化思想領域也主動或被動地吸收集合瞭多種文明長處,因此,到瞭整個元朝統治時期充滿瞭“漢法”與“色目法”的主導地位之爭。元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朝代,不僅在中華文化史上發揮瞭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在諸多領域出現瞭新的飛躍,推進瞭中國多元一體文化的發展進程,開創瞭中國各民族文化全面交流融合的新局面,對中華文化的繁榮和發展作出瞭重要的貢獻。

  元朝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的空前繁榮,使不同地區、國傢和地區間的經濟文化雙向交流加速。中國的火藥、指南針、印刷術傳入阿拉伯和歐洲,推進瞭這些地區的文明進程。阿拉伯的醫學、天文學、農業技術,歐洲的數學、金屬工藝,南亞的雕塑藝術等傳入中國,促進瞭中國古代文化的豐富和發展。元代中西文化交流信息量之大、傳播范圍之廣、對未來歷史影響之大,都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的。可以說,中西方文明成就第一次出現瞭全方位共享的局面。

  元朝的疆域元朝統一全國後,強盛時期的疆域是:北到蒙古、西伯利亞(一說到達北冰洋),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雲南,西北至今新疆東部,東北至外興安嶺、鄂霍次克海。元朝總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千米;若到達北冰洋,則超過2200萬平方千米。

  全國劃分為中書省和11個行中書省,以及總制院(1288年更名為宣政院)所管轄的吐蕃地區。

  元朝的政治軍事制度中央機構:中書省,領六部,主持全國政務。

  樞密院,執掌軍事。

  禦史臺,負責督察。

  地方行政機構:行省,行省是朝廷委派重臣到各地署事,行使中書省職權的派出機構,“行中書省”的簡稱,後面會詳細介紹。

  軍事機構:宿衛軍隊,由皇帝或親信大臣直接節制。擔任京城(大都和上都)防衛的軍隊是侍衛親軍。

  三十馀衛,衛設都指揮使或率使,隸屬於樞密院。

  鎮戍軍,負責鎮守全國各地。軍隊包括蒙古軍、探馬赤軍、漢軍、新附軍等。

  經濟由於蒙古的勢力擴展到瞭西亞地區,使得歐洲與元代中國的交往更加頻繁,技術交流更加迅速。元朝的經濟仍以農業經濟為主,生產技術、墾田面積、糧食產量、水利興修以及棉花泛種植等都超過瞭前代。因漕運、海運的暢通及紙幣的流行,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規模以紙幣作為流通貨幣的朝代,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完全的紙幣流通制度,比歐洲早瞭400多年(元末時因濫發紙幣而造成通貨膨脹),商業在元朝也極度繁榮起來,使其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庶的國傢之一。

  科學文化元朝的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有較高的成就。天文學居於當時世界最先進的地位,數學、醫學也都在世界先進之列,科學傢郭守敬於1276年修訂新歷法,經4年時間制訂出《授時歷》,通行360多年,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歷法。他還曾擔任都水監,負責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運河(其後被忽必烈命名為“通惠河”),再加上濟州河、會通河等其它幾項重大工程,最終形成瞭今天的京杭大運河,全長1700多公裡;戲曲與小說創作繁榮,湧現關漢卿等一批優秀的劇作傢。元曲成為與唐詩、宋詞並稱的中國優秀文學遺產。中華文化是中國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結晶。草原文化與黃河文化、長江文化碰撞,曾經激起過無數絢麗的火花,為中華文化綿延發展提供瞭不竭的動力。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傢,每一個民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為中華文明的進步和發展作出過貢獻。元朝是指公元1206年至1368年間由蒙古族統治者建立的封建政權。在中國王朝序列中,盡管該政權存在的時間較短,但它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的影響卻是極其重要的。

  推進瞭中國多元一體文化格局的進程13世紀初,蒙古族統治者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征服戰爭,先後消滅西夏、西遼、金朝、大理、吐蕃、南宋等政權,完成瞭多民族國傢的空前統一,形成瞭有利於各民族文化交流發展的有利環境。

  中國多民族文化並存的格局進一步得到肯定。自春秋時代開始,中原地區所形成的“夏夷”之說,強調“尊夏攘夷”、“以夏變夷”的思想,對各民族之間的平等交往形成障礙。例如在史學領域極具影響的“正閏”說,主張“四夷不得正統”,將北方民族入主中原的政權,與“竊國”、“篡國”者並列,納入非“正統”序列,事實上對其他民族政治文化形成排斥。由於元朝亦屬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統治者為瞭確立自身地位的合法性,需要努力扭轉這一傳統觀念。在編纂《遼》、《宋》、《金》史時,三史都總裁官、中書右丞相脫脫力排眾議,“獨斷曰:‘三國各與正統,各系其年號。’議者遂息。”這一舉措結束瞭自遼朝滅亡後200多年的“正統”之辯,同時也在中國史學史上,第一次以中央政府的名義肯定瞭各民族政權的合法地位。其意義正如韓儒林先生所總結的那樣:“這一決定確定瞭三史以平等看待的基本原則,它符合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傢的客觀實際,也符合遼、金、宋三朝互不相屬的歷史狀況,因而是正確的,所以脫脫對三史的貢獻不能忽視。”

  加速瞭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元朝統治者實施的民族政策和文化政策,使古代中國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和發展出現瞭很多新的氣象。蒙古族文字產生於這一時期,並沿用至今;北方遊牧民族歷史上第一部用本民族文字撰寫的歷史著作《蒙古秘史》誕生;在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元朝政府官員的民族成份最為復雜;元朝也是中國統一王朝史上第一個多民族文字並用的王朝;《遼史》、《宋史》和《金史》,是廿四史中僅有的、由多民族史傢共同編修的史籍,也在中國史學史上首開一朝官修三朝歷史之先河,為後世保存瞭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中原文化在邊疆民族地區得到廣泛傳播,儒傢經典著作被翻譯成蒙古文出版,漠北、雲南等偏遠地區首次出現瞭傳授儒傢文化的學校;中國首次出現瞭由中央政府批準成立的、全國性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教育機構——蒙古國子學和回回國子學,蒙古、契丹、女真和色目人中間湧現出一大批漢文著述傢;西域各民族文化進一步向中原社會流傳,藏傳佛教在中原得以傳播,海南黎族的木棉種植和紡織技術推動瞭中國棉紡業的發展;在寬松的政治文化氛圍下,各民族間的交融也進入又一個高潮期,契丹、女真、黨項等民族悄然融入到蒙古族、漢族和周邊其他民族之中,而一個全新的民族——回回族在中華大地上誕生。對於元朝各種文化和諧並存的局面,中世紀歐洲“四大旅行傢”之一的鄂多利克,曾感慨地稱之為“世界上最大的奇跡”。

  由此可見,元朝的建立,打破瞭此前歷史上出現過的人為的文化屏蔽現象,中華文化多樣性的現實得到普遍認可,“四海為傢”、“天下一傢”的觀念深入人心,多元一體格局在統一的環境裡變為事實。兼容務實的文化政策推進瞭中國封建文化的發展與大多數中國封建王朝相比較,蒙元時期思想文化觀念有兩個特點是十分顯著的:其一是兼容,其二是“不尚虛文”。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元朝的文化環境表現出兼容務實的特征。

  元朝的文化兼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它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沒有從官方角度提出“避諱”制度的王朝;它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思想文化禁錮制度最少的王朝之一,目前尚未發現元代人士因言論遭受不幸的實例。據統計,元代的文化禁令僅是明清兩朝的幾十分之一;它還是中國封建歷史上唯一明確提出宗教信仰自由的王朝,當時世界上所有的主要宗教在中國都有活動場所和信徒,這在當時的整個歐亞大陸恐怕是絕無僅有的文化現象。

  兼容的文化氛圍為中國文化的發展提供瞭良好的環境。中國“戲劇史和文學史上的重大事件”——元曲(散曲和雜劇)就是在此環境下形成的。今人把元曲與唐詩、宋詞並列,視之為中國文化的瑰寶。一些學者認為元曲之所以在元代誕生並繁榮,主要得益於元代北方少數民族倫理道德的影響和文化政策的寬松,“使得社會思想能夠較多地擺脫傳統規范的束縛”自由創作。

  儒傢文化的社會地位進一步提高。孔子在元代被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使其美譽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孟子等歷代名儒也獲得瞭崇高的封號;元朝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專門設立“儒戶”階層,保護知識分子,“願充生徒者,與免一身雜役”。元代的民眾普及教育超過瞭前代,書院達到400餘所,州縣學校的數量最高時達到24400餘所。對元代儒傢文化的發展,陳垣先生是這樣評價的:“以論元朝,為時不過百年。……若由漢高、唐太論起,而截至漢唐得國之百年,以及由清世祖論起,而截至乾隆二十年以前,而不計乾隆二十年以後,則漢、唐、清學術之盛,豈過元時!”

  務實的精神推動瞭文化與社會實踐的互動。建立元朝的蒙古族處在封建社會上升階段,有著較為迫切的發展要求。因此與宋代相比較,元朝務實的文化精神是十分顯著的。元朝的奠基人忽必烈主張“應天者惟以至誠,拯民者惟以實惠”,強調“務施實德,不尚虛文”。據此,他提出瞭“科舉虛誕,朕所不取”,廢止瞭科舉制度,在人才選拔上強調才幹,而不單純是“以文取勝”;一些關乎國計民生的科學文化在政府的扶持下也得到瞭快速發展:由政府組織的一系列大規模的天文實測活動,使中國在很多天文學領域處於世界先進水平(如黃道夾角的科學數據、星辰的數量、歷法等);在地理學方面,《大元一統志》開中國官修地理總志之先河,也是中國古代史上篇幅最大的一部官修地理志書;元代編修的方志達到160種,數量超過瞭宋代;元政府還組織瞭中國歷史上首次對黃河河源的實地科考;在農業技術及農學普及方面,南北東西農作物廣泛交流,各地農業技術(如生產工具)取長補短,棉花種植在元代得到全面推廣,很多農作物得到普及。政府加強瞭農業科技的總結和普及工作,司農司編輯的《農桑輯要》是中國古代政府編行的最早的、指導全國農業生產的綜合性農書,魯明善的《農桑衣食撮要》是中國月令體農書中最古的一部,王禎的《農書》是中國第一部對全國農業進行系統研究的農書;在宋代發明活字印刷術的基礎上,元代發明瞭金屬活字、轉輪排字法和套色印刷術。此外,元政權對醫學、造船業、陶瓷制造和水利也給予瞭高度的重視。在元朝,中醫藥學有很大發展,出現瞭金元四大學派,特別是中國與阿拉伯、波斯等地密切而頻繁的交往,不但大大促進瞭中國人的重大發明及中醫藥知識廣泛向外傳播,而且使得當時處於領先水平的阿拉伯及波斯醫藥學典籍被帶來中國並翻譯成中文。阿拉伯式的芳香揮發劑、滴鼻劑、露酒劑、油劑與糖漿劑等已經普遍得到推廣應用。在元朝的秘書監中,保存瞭不少阿拉伯人關於醫藥學方面的著作。中國傳統醫藥學此時已經深受這些外來醫藥學的影響,特別是中藥學擴大瞭“中藥”的內涵,大量吸收、使用由阿拉伯人、波斯人甚至印度人傳來的“海藥”。元朝政府在太醫院下面專門設置廣惠司,掌管回回醫藥事務;公元1291年先後在大都、上都建立“回回藥物院”。著名的“回回藥方”也是元朝時期從伊斯蘭國傢傳來的。另外,元末杭州穆斯林已經開始設立比較正規的醫院為國人治病。元朝不但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發展的巔峰,而且還是中國數學的最後一個黃金時期。中國人使用阿拉伯數字是從元朝開始的。這些美妙的數字是元朝時期來華穆斯林贈與我們的禮物。1957年,在西安元代安西王府遺址中,考古隊員發現五塊鑄有阿拉伯數字撤離形鐵塊,其中四塊出土時夾在鑿刻整齊的兩塊方石中。經研究,這是用阿拉伯數字排列的六六幻方,其縱、橫、對角線的數字之和為“111”。

  元時的中國,醫藥學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出現瞭兼收並蓄、互通有無的局面,大大豐富瞭醫藥學知識的內容。

  《回回藥方》(以下簡稱《藥方》)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回回醫藥學典籍(作者不詳),原有36卷,少數殘存本現可見於北京圖書館。該書多以漢語書寫,同時夾雜許多阿拉伯語與波斯語醫藥術語及漢語音譯。僅以少數殘存本目錄就可以看出,《藥方》是一部包括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骨傷和皮膚病等科、內容豐富、具有中西合璧特色的醫學典籍;研究中國醫藥史的學者根據殘存部分推斷,《藥方》約有藥方6000~7000首之多,其價值與中醫古籍《外臺秘要》相當。

  開創瞭中國封建時期中西文化交流最繁榮的時代元朝以及四大汗國等政權的產生,使13世紀之後的歐亞政治格局發生重大的變化,東亞、中亞和西亞地區昔日林立的諸多政權頃刻間消失,歐洲的部分地區也納入蒙古汗國的統治之下。毫無疑問,殘酷的戰爭,劇烈的社會動蕩,曾給歐亞各國人民帶來巨大的痛苦。但是,征服戰爭以及隨之建立的蒙古政權,在客觀上帶來的積極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它使歐亞之間經濟文化交流的壁壘被打破。蒙古族統治者鼓勵通商的開放政策,便利、安全的驛站交通,拉近瞭歐亞之間的距離,使各種文化之間的直接對話成為現實,縮短瞭歐亞大陸區域之間因發展不平衡以及由於地理空間和人為封閉造成的文明進程的差距。交流讓中國認識瞭世界,世界也認識瞭中國,東西方之間的神秘面紗被揭開,世界文明史由此進入瞭新的時代。如果從中國文化史角度觀察,蒙元王朝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促進瞭中國的國際化。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對外影響最大的王朝是唐朝和元朝。但是,如果從對外影響范圍、往來國傢數量和國際地位角度比較,唐朝與元朝是無法比擬的。優惠的通商政策、通暢的商路、富庶的國度、美麗的傳說,使元朝對西方和阿拉伯世界的社會各界形成瞭巨大的吸引力。上都、大都、杭州、泉州、廣州已具有國際化都市的色彩,泉州港成為國際最大的對外貿易口岸。旅行傢、商人、傳教士、政府使節和工匠,由陸路、海路來到中國,他們當中的部分人長期旅居中國,有些人還擔任政府官員。據統計,這些人分別來自波斯、伊拉克、阿速、康裡、敘利亞、摩洛哥、高麗、不丹、尼泊爾、德裡蘇丹國、波蘭、匈牙利、羅斯公國、英格蘭、法蘭西、意大利、亞美尼亞、阿塞拜疆、阿富汗等國。歸國後一些人記錄瞭他們在中國的見聞。正是這些遊記,使西方人第一次較全面地掌握瞭中國和東方的信息,一個文明和富庶的中國真實地展示在世界面前。這些信息改變瞭歐洲人對世界的理解和認識。學術界普遍認為,馬可波羅等人的著作對大航海時代的到來產生瞭至關重要的影響。

  開創瞭古代世界文化交流最繁榮的時代。元朝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進行經貿往來的國傢和地區由宋代的50多個增加到140多個。海路到達非洲海岸,陸路往來直抵西歐,統一的環境為國際間、地區間的交往創造瞭前所未有的便利條件,史稱“適千裡者,如在戶庭;之萬裡者,如出鄰傢”。在大量阿拉伯人、歐洲人湧向東方的同時,中國人的視野也更加開闊,對周邊國傢、中亞、南亞和印度洋地區的瞭解更加清晰,足跡甚至延伸到西亞和西歐。人們對外部世界的瞭解和介紹,不再局限於道聽途說,而大多是親身經歷。如汪大淵的《島夷志略》一書,所記印度洋沿岸和南海各國史實“皆身所遊覽,耳目所親見,傳說之事,則不載焉”。該書記錄瞭數百個地名,以及各地的山川險要、氣候物產、人物風俗,與我國的經濟、文化交往情況等等,多屬前人未載內容。類似的文獻還有《西遊記》、《西遊錄》、《北使記》、《西使記》、《真臘風土記》、《異域志》等,反映瞭元代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新認識和開闊的文化視野。

  元朝文化多元性和歷史地位及其重要性文化是人類獨有的生存方式,對社會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和廣泛的滲透性。一個民族的文明離不開文化高水平發展。文化底蘊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根基所在,在社會發展中保持著無可比擬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成為推動和維護社會發展機制的無可替代的力量。

  中華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同時也是一個開放的體系。漫長的人類文明之路,中華文化有著許多創新和領先的輝煌,也在與世界各民族的不斷交流、學習中豐富和發展瞭自己。

  蒙元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有深遠影響的發展階段。蒙元時期是中國疆域最大的時期,也是眾多民族大統一的輝煌時期。四十多個大小公國、諸侯並人中華版圖,為中華文化的多元化和大融合大發展開拓瞭無限廣闊的前景。蒙元文化吸納瞭歐亞大陸眾多民族的優秀文化,海納百川,具有瞭顯著的多元性和空前的繁榮。上都作為蒙元文化的中心有著不容忽視的歷史地位和廣泛深遠的巨大影響。

  人類社會的發展總是呈現迂回曲折螺旋式漸進的狀態.中國、希臘、埃及、印度的古文明在當時的歷史局限下已經發展到瞭盡頭。歷史老人蹣跚地徘徊行進著。

  公元十二世紀,人類發展的古文明已經徘徊瞭久遠的年代。大大小小的諸侯、部落、公國、王朝,把人類分割封閉在一個個大小不一的地域。閉關鎖國,爭鬥殘殺,討伐搶掠,無休止的征戰……人類文明呈現諸多的迷茫,也渴望著新的生機與發展。古老的分散的衰敗的歷史局面正在祈盼著一個新興的統一的強盛的局面來代替。

  混雜著血雨腥風,文明的旗幟總是掙紮著,搖搖晃晃地試圖站起來!開放、交流、發展,走向繁榮昌盛一直是人類的共同向住。

  歷史的車輪在沉寂和緩慢中尋求生機。路漫漫其修遠兮,人類一直在永不停息地上下求索。

  蒙元大帝國的出現正是人類發展道路上的又一次奮進,又一次探索。據《黃金史綱》記述,十二世紀的歐亞大陸“是時有肆虐其民者十二國”皆暴戾無道,民不堪其苦。天生成吉思汗鐵木真,以次剪滅十二國,有天下。”成吉思汗“在位二十四年,滅國四十”。(賈敬顏、朱風譯《漢譯蒙古黃金史綱》212)地跨歐亞兩大洲的大一統的元王朝,打破瞭歐亞大陸上各民族間此疆彼界的限制,大大便利瞭空前寬泛廣大地域內的各民族人民的往來和物資文化交流,也為中華各民族的統一和共同發展奠定瞭穩固的基礎。

  “山雨欲來風滿樓”。強勁的蒙古旋風“橫掃千軍如卷席”,給歐亞大陸帶來瞭新的格局新的景象。

  十二世紀的歐亞大陸大大小小的諸侯、部落、公國、小朝廷閉關鎖國相互分割,互相搶掠攻占。人類發展處於長久的徘徊之中。成吉思汗刮起的蒙古旋風席卷歐亞大陸,迅速掘起瞭一個空前強大的蒙元大帝國.蒙元大帝國最強盛時的版圖,西起維拉斯圖河與多瑙河下遊,南至波斯灣,西馬拉雅山與馬來半島,三千多萬平方公裡的廣袤地域,經貿暢通,文化共融,極大地便利瞭歐亞大陸各民族間的交流與合作。海納百川,蒙元文化走進瞭一個歐亞交流相互融通發展繁榮的新局面。

  十二,十三世紀蒙元文化的興起是人類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席卷歐亞大陸的蒙古旋風震撼瞭整個世界,也為人類文化的發展註進瞭新的活力。

  有人說,十二世紀的蒙古族作為草原遊牧群體處於低水平發展階段。有人說,蒙古鐵騎隻會征戰搶掠,造成瞭巨大的破壞。這也許有一定的道理,也許一定程度上反映瞭當時的歷史事實。但更重要的是,蒙元帝國征服瞭四十多個大大小小的諸侯、王朝,公國,並且成功地進行瞭上百年的鞏固和發展。鐵的事實證明,“落後”論和“破壞”論是有失公正和客觀的。恐怕離開歷史的真實太遠瞭,遠的有點離譜瞭。

  征服四十多個國傢沒有強大的國力能夠作到嗎?社會發展的長久徘徊和諸多王朝、公國的衰敗,呼喚著一個有生命力的強大勢力出現。蒙元帝國的出現正說明蒙元領導集團集聚瞭一批精英人才並且與代表瞭人類文明發展需要的眾多的僚屬和民眾有著相對和諧的關系。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出身蒙古乞顏部孛兒隻斤氏族傢庭,是位傑出的軍事傢、政治傢。1182年在他二十歲的時候被推為部落首領,於1206年統一蒙古族各部。

  元太祖成吉思汗作為千古風流人物,彎弓射大雕,鐵騎踏歐亞。他和他的子孫戰無不勝。在遠東方面,蒙古風暴橫掃瞭宋王朝、朝鮮、緬甸,而且曾經進攻日本與爪哇。在中東與近東,征服波斯,擊潰巴格達日的哈裡發,滅亡瞭阿拔思王朝(1258),接著又占領瞭美索不達米亞、亞美尼亞、敘利亞。1237年至1238年冬季的一次閃電戰中,擊潰俄羅斯北部諸公國,奪取瞭莫斯科與基輔。1240年又分兵兩路進擊波蘭與匈牙利,1241年4月9日在利格尼茨全殲德波聯軍。

  三次西征的勝利和南來腐敗小朝廷的投降使元帝國達到鼎盛時期。成吉思汗把占領地分封給瞭四個兒子,在大一統的合罕帝國下設制瞭四個汗國。長子術赤封於欽察、花刺子模及康裡舊地,後被稱為欽察汗國(也稱金帳汗國)。次子察合臺封於西遼及畏兀爾故地,稱為察合臺汗國。三子窩闊臺封於乃蠻故地稱窩聞臺汗國。四子的次子旭烈兀攻占大刺夷(伊朗)大食國報達(今伊拉克巴格達),攻米索不達米亞。封伊利汗國。

  成吉思一詞也有種種解釋。《蒙古源流》中說,有五彩瑞鳥,每朝落在成吉思合罕帳前石上,發出“成吉思”的鳴叫聲,所以稱作成吉思汗。《蒙韃備錄》則認為,“成吉思者,乃譯語天賜兩字也。”也有學者解釋為“強大的”或“王者中之王者”。其實,“成吉思”一詞在蒙古文獻上是有記載的,在祭祀火神中,說到火的起源,就用過“成吉思”一詞,即表示鐵的性質的“強硬”之意,以其在人,可以理解為“強大”。

  成吉思汗在位二十二年,享年六十八歲,加謚法天啟運聖武皇帝,廟號太祖。傳位其第三子窩闊臺。窩闊臺即元太宗,在位十三年。

  公元1260年忽必烈在元上都即大汗皇位,建國號:大元。取《易經》“乾元”之義。史稱元世祖,在位三十六年。元世祖為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弟四子。自成吉思汗立國到元世祖,祖孫三代勵精圖治,是蒙元帝國的興盛時期,也是蒙元文化的繁榮期。

  元太祖成吉思汗建國勵行《大札撒》,建立“忽日勒臺”協商推舉制度和典謨、訓誥、誓命等政令規范,賞功罰罪,軍政統一,雄才大略,成就瞭大業。以天力論和忠君說為思想文化基礎,信仰薩滿教,籠絡人心,訓化道德。

  元太宗窩闊臺汗,追謚英文皇帝。1229年即位於克爾倫河畔庫德阿爾蘭。《蒙古黃金史綱》記載:窩闊臺汗“始立朝儀,皇族尊屬皆拜;頒大紮撒(詔也);敕修孔子廟及渾天儀;以孔子五十一世孫襲封衍聖公;集中華懦臣,詳定法律;置倉廩,立驛傳,政事大修。印度國主、木羅夷國主,皆來朝。高麗國王以其族子入質求和,許之。”

  元世祖忽必烈,謚聖德神武文武皇帝,在位36年,享年80歲。以武功定天下,以文德致太平,立經陳紀,定一代之制.在藩坻時即建立金蓮川幕府,廣為招攬天下英才,高人雲集。,上都星空燦爛。佛、道兼知的軍政大員中原人士劉秉忠,著有《彰所知論》的紅教喇嘛位為國師的吐蕃人士八思巴,制定“五戶絲制”頒行天下著有《西遊錄》的耶律楚材,制作“西域儀像’擔任司天臺提點的波斯人紮馬拉丁……。眾多英傑皆為大元帝國所用。

  著名的全真教道士長春真人丘處機,於公元1229年應成吉思汗之邀,前往中亞為成吉思汗講道。蒙哥汗時,魯不魯乞受法王路易九世之遣,穿越蒙古高原,傳播瞭東西友好的訊息。陰山汪古部景教徒的西去和西方基督教的東來,在東西相互傳遞著福音。意大利旅行傢馬可·波羅及其父親,帶來瞭羅馬教皇致蒙古皇帝的書信.中原文化與西域文化,亞洲文明與歐洲文明,進行瞭強有力地大交流、大貫通、大融合,帶動瞭人類文明的發展和進步!

  元上都文化的多元化和繁榮上都,又稱上京、灤京,地處中原與漠北的交界處。上都是蒙元帝國繼哈刺和林之後建立的第二個都城,也是標志著元帝國走向輝煌的著名都城。

  1251年蒙哥汗即位後,命其弟忽必烈總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為瞭對刑州、河南、陜西關中等地進行治理,忽必烈由漠北南下,駐帳於桓州、撫州一帶,在灤河上遊的沖擊平原——金蓮川廣招天下名士,建立瞭“金蓮川幕府”,形成瞭忽必烈總理中原軍國事務兼有文韜武略的人才庫、智囊團。確立瞭崇尚懦學的王道思想,興復“文治”,以“實天下太平之基”。

  1256年,忽必烈奉蒙哥汗旨,命劉秉忠“於嶺北灤河之陽,築城堡,營宮室”。北依龍崗,南臨灤河,放眼金蓮川,1259年建成開平城。1260年忽必烈在開平即大汗位,開平升為府,一躍為夏都,置中書省,總理全國政務。1263年擴建開平府正式加號為上都,設上都總管府。當時的北平稱作燕京,1264年改為中都,八年後改為大都。

  上都是蒙元大帝國走向全盛時期的政治文化中心。忽必烈大汗的潛藩時期的領地,是成就元王朝帝王大業的發祥地。元世祖忽必烈繼成吉思汗、窩闊臺汗之大成,馬上打天下,馬下治臣民,文韜武略,多有建樹。三代相繼,成為蒙元帝國的全盛期。

  大元帝國先後有六個皇帝在上都登上大汗寶位。元王朝中期以來,發生的“南坡之變”、“兩都之戰”、“上都兵變”等宮廷鬥爭和流血沖突,都證明瞭上都極重要的政治、軍事、文化的地位。

  大元帝國的廣袤的地域和穩定的發展,極大地便利瞭多元文化的繁榮和與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

  上都在中外交往史上具有深遠的影響。許多外國使者、傳教土、商人、遊客等,都在上都受到元朝皇帝的接見,建立和發展瞭友好關系。王惲《中堂事記》記載,中統二年(126t年),發郎國(歐洲)使者曾到開平朝見忽必烈,“獻卉服諸物……上嘉其遠來,回賜金帛甚渥”。同年高麗王王植也派王子率高麗參知事李藏用等18人抵卉平。龐德四年(1300年)緬國木連城首領阿散哥遣其弟者蘇率91人的使團來中國。元成宗在元上都召見者蘇。至正二年(1342年)羅馬教皇的使者馬黎諾裡一行到上都,在慈仁殿受到元順帝召見。

  上都常有阿拉失、波斯、突厥等商人往來,被稱為“色目商賈”或“回回商人”。意大利威尼斯商人尼古刺兄弟帶馬可,波羅到中國,在上都受到忽必烈極高的禮遇。馬可·波羅在中國居住17年,深得忽必烈器重。著名的《馬可·波羅行紀》詳細記述瞭上都的宮殿、寺院、宮廷禮儀、民情風俗,向世界介紹瞭上都,讓世界瞭解瞭中國。

  國外的科學傢也來到上都工作,促進瞭中外科學文化的交流和發展。波斯科學傢紮馬剌丁曾受蒙哥汗委任籌建天文臺,至元八年(1271年),上都回回天文臺正式成立(也稱北司天文臺)。忽必烈汗賜封紮馬刺丁為提點,為元王朝任命的第一任天文臺長。紮馬刺丁研制子多種大型天文儀器,並制定瞭“萬年歷”。曾任北司天文臺少監的馮天章及著名科學傢郭守敬都曾受到紮馬刺丁的影響。

  上都城有著眾多的佛寺、道宮、回回寺和文廟。除瞭蒙古薩滿教以外,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都很活躍.著名的兩次佛道兩次大辯論影響深遠。佛道兩傢爭辯,由朝庭下旨組織辯析.兩傢相約:道勝則僧冠首而為道,僧勝則道削發而為僧。第一次,1255年在漠北哈刺和林,佛教代表少林寺長老福裕駁倒瞭全真教派的首領李志常。第二次1258年“蒙哥委托忽必烈在開平召集漢地佛道兩教代表人物進行第二次辯論。參加辯論的佛教僧侶300多人,道士200多人,達官顯貴和儒士200多人,吐蕃(土波)人班彌恒、八思巴作為統領釋教的帝師和克什米爾僧人那摩等宗教首領也參加瞭辯論大會。各抒己見,不同思想文化爭鳴,轟動朝野。

  上都由於是蒙元政治文化中心,又在世界有著廣泛深遠的影響,所以通行著多種語言文字。官方通用蒙古文,其文字有畏兀字和八思巴新字。有漢文、藏文和亦思替非(古伊朗波斯)文。

  孔廟、八思巴帝師寺地位崇高。懦學、蒙古字學、醫學、天文學都很興盛。

  元世祖忽必烈1260年在上都即大汗皇位。即位詔書大講“文治”.“朕惟祖宗肇造區宇,奄有四方,武功迭興,文治多缺,五十餘年於此矣”.中統二年(1261年)世祖皇帝向全國頒發瞭一道詔書,“宣聖廟及管內書院,有司歲有致祭.月朔釋奠,禁諸官員使臣軍馬,毋得侵擾褻瀆,違者加罪。”至元四年(1267年)撥巨款重建孔廟。至順二年(1331年)和至元二年(1336年)兩次頒發詔令,向上都孔廟賜碑。

  有廟即有學。孔廟得到尊崇,儒學也廣為傳播。中華文化三大傳統,懦、道、佛都有瞭深入發展。懦傢思想核心是“仁”,“仁愛”。崇尚道德.道傢以自然為法,“道法自然”,崇尚無為的自然主義,主張“天人合一”,佛傢從“解脫”坐標觀照人生,信奉“無常故苦”的價值判斷,為人們提供瞭解脫方法和途徑的精神依托。儒傢治世,道傢治身,佛傢治心,儒傢人世,道傢隱世,佛傢出世.三傢融合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對人的生命價值的關切。二是對人生崇高境界的追求,三是重視心性修養。儒、道、佛得深入闡釋和東西方多種宗教與學說的廣泛發展都說明瞭蒙元文化的多元化與繁榮。

  中華文化有著五千多年的漫長歷史。蒙元時期文化和多元性和廣收兼容有著顯著的特點,這是和貫通歐亞的廣袤疆域與文化大視野和眾多民族的大一統大融合相一致的,這樣的歷史條件也是前所未有的。實際上中華文化也正是在不斷吸收各民族各地域文化的基礎形成的。

  令世人矚目的是在元王朝近百年的發展中,文化藝術特別是元曲達到瞭相當高的水平。元雜劇在金院本和諸宮調的基礎上廣泛吸納多種詞曲和技藝的發展成果,達到一個鼎盛的階段,在中華文化史上與唐詩、宋詞相媲美。著名的作傢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鄭光祖、白樸等成為名傳千古之人。《竇娥冤》、《西廂記》等一大批佳作,在戲劇和文學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對後來戲曲的發展產生瞭深遠的影響。元雜劇留存下來的作品有150種左右,成為人類戲劇和文學藝術的瑰寶。

  詩歌、書畫也有瞭高水平的發展,出現瞭一批書畫和詩歌大傢。趙孟頫書法師承王羲之。圓轉遒麗,人稱趙體。詩畫俱佳。元好問多有傳世之作,是有名的詩人和詩評傢。蒙元文化是中華文化繁榮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在中華大文化中占有顯著的地位。蒙元時期中華版圖橫跨歐亞的廣袤地域和眾多民族的大一統局面使得文化的發展具有前所未有的深厚寬廣的內涵。中華各民族不同的文化,蒙古本地文化和中原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大交匯,大融合,有瞭前所未有的發展和提高的時空。上都作為元王朝的夏都和蒙古大汗的發祥地有著舉足輕重的中心地位。與大都相比,上都視為“蒙古人的故土”。與大都相比,同樣作為蒙元時期的政治文化中心,上都文化更多體出瞭蒙古文化的本色。多瞭薩滿教、質孫宴、馬奶宴、白翎雀歌舞,品茗芍藥等草原特色。元世祖忽必烈潛藩之際即在上都所在的金蓮川建立幕府,為元王朝的建立作瞭思想、文化、理論、人才等多方面的準備。從36歲的總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苦心經營十年,46歲時(1260年)在上都登上大汗皇位。上都“控引西北,東際遼海,南面而臨制天下,形勢尤重於大都”。(《道國學古錄》卷十)上都距原蒙古汗國的政治軍事中心哈刺和林較近,是溝通南北東西的重要樞紐。對聯絡、控制擁有強大勢力的漠北蒙古宗親貴族,在政治、軍事上約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文化上同樣成為蒙古本土文化與中原文化的結合部,是融匯蒙古草原文化與漢族農耕文化,西域文化與中原文化集大成之地,是蒙元時期無可爭議的政治文化中心。所以說,上都文化是元朝文化的集中體現,也是蒙古文化高度發展,吸納多種文化的有益成分,達到歷史性的高度。作為元王朝的主流文化對社會和歷史的發展產生瞭深遠的影響。作為世界強國,也對世界的文化發展和人類的文明產生瞭重大影響。

  行省制度行中書省元朝地方最高行政機構,並為一級政區名稱。簡稱行省,或隻稱省。元置中書省總理全國政務,也稱都省;因元朝幅員遼闊,除腹裡地區直隸於中書省、吐蕃地區由宣政院管轄外,又於諸路重要都會設立十個行中書省,以分管各地區。在世祖、武宗朝三次短期設立尚書省主管政務期間,行中書省也相應改稱行尚書省。元人稱其制為:“都省握天下之機,十省分天下之治。”

  行省制度的淵源行省制度淵源於魏晉的行臺。北朝、隋和唐初,都曾置行臺(或稱行臺尚書省)於外州以行使尚書省職權,亦設尚書令、仆射、尚書、丞、郎等官,但不必皆備。如任職者權大位高,則稱大行臺。多是因軍事需要而設的臨時機構,唐太宗以後取消這種建置。金初,曾置行臺尚書省於汴京,以治河南地,後罷。金章宗時(1190~1208),遣尚書省宰臣出征、戍邊或處理地方重大事務,許便宜行事,稱行省於某處。金末,為抵禦蒙古和鎮壓農民起義,常命宰臣出鎮諸路,或以宰相職銜授予地方長官,皆稱行省,先後所置有大名、河北、陜西、河東、中都、山東、東平、遼東、上京、益都、京東等行省。同時,蒙古所占金地,多委付歸降的金朝官吏或地方軍閥管轄,並仿照金朝官稱隨宜命職,其轄土大者,也授為行省,如石抹明安、石抹咸得不父子為燕京行省,嚴實為山東西路行省(或稱東平行臺),張榮為山東行省(或稱濟南路行省),李全為山東淮南行省(或稱益都路行省)等,但都不帶宰相職銜,與金朝的行省不同。後來,這一類行省名號逐漸被取消。

  蒙古滅金後,置中州斷事官統領中原諸路民政,在燕京設立官府,時稱燕京行尚書省,或燕京行臺、中都行臺。中亞和波斯地區也設立瞭類似的統治機構。蒙哥即位後,重新任命大汗直轄的上述三大地區的行政長官,稱為燕京等處行尚書省事、別失八裡等處行尚書省事和阿母河等處行尚書省事。當時蒙古國大汗政府還沒有尚書省的建置,隻是以斷事官治政刑,職任略同中原官制的幸相;其分治各大地區的斷事官,漢人習慣上稱為行省,並非蒙古定制。如燕京行省佈智兒,蒙古職名實為“大都(應作中都)行天下諸路也可札魯忽赤”。

  元朝的行省建置元世祖中統元年(1260年),遵用漢法,立中書省總領全國政務,始置丞相及平章政事、左丞、右丞、參知政事等宰執官。其後,相繼於各大地區建立行中書省。初期,仍沿用前代制度,以中書省宰執官出領各行省,稱行某處中書省事。以後此類行省實際上已成為常設的地方行政機構,與前代所置臨時性的分遣機構不同,行省官若仍以中書省宰相行省事系銜,就與中書省的權限沒有區別,嫌於外重,遂更定官制,隻稱某處行省某官,不再帶中書省宰相職銜。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銓定省、臺、院、部官,罷各行省所設丞相,隻置平章政事為最高長官,以與都省相區別。後來,部分地大事繁的行省許設丞相。延祐七年(1320年),復罷各行省丞相,已置者皆降為平章政事。泰定(1324~1328)以後,某些行省又設丞相,視需要及任職者的地位而定。各行省一般置平章政事兩員(從一品),右丞、左丞各一員(正二品),參知政事兩員(從二品),其品秩與都省官同;左司、右司合為一,置郎中、員外郎、都事,品秩皆低於都省。元末,有些行省還增置“添設”平章、右丞、左丞、參政等官。行省掌管轄境內的錢糧、兵甲、屯種、漕運及其他軍國重事,統領路、府、州、縣;距離省治遠的地方,另設宣慰司統之,作為行省的派出機構。、各行省設立經過和轄境如下:①陜西行省——中統元年,立秦蜀行省(也稱陜西四川行省、陜蜀行省等),治京兆(今陜西西安),其後兩次移治興元(今陜西漢中);至元八年罷,以京兆諸路直隸中書省。次年,封皇子忙哥剌為安西王,以京兆為其分地,置王相府治之。十七年,忙哥剌死,罷王相府,復立陜西四川行省於京兆;十八年,分設四川行省,於是隻稱陜西行省。轄境包括今陜西及甘肅、內蒙古部分地區。

  ②甘肅行省——中統二年,立西夏中興行省,治中興府(今寧夏銀川),至元三年罷,改置宣慰司,隸中書省。八年,復立;十年,又罷。十八年,再立。次年,分設行省於甘州(今甘肅張掖),稱甘州行省,二十二年罷。二十三年,徙西夏中興行省治甘州,改稱甘肅行省。轄境包括今甘肅省、寧夏自治區及內蒙古部分地區。

  ③遼陽行省——至元元年,置行省於北京(今內蒙古寧城西),稱北京行省;二年罷,改置宣慰司,隸中書省。六年,又置行省於東京(後改遼陽,今屬遼寧省),稱東京行省,後徙治北京。十五年,又改為宣慰司。二十三年,以東北諸王所部雜處,宣慰司位輕,不足鎮撫,再立東京行省,同年罷。二十四年,因乃顏叛亂,復置遼陽行省,以控制東北州縣。轄境包括今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及黑龍江以北、烏蘇裡江以東地區。

  ④河南江北行省——至元五年,因攻宋戰爭需要,立河南行省。十年,分立荊湖、淮西兩行樞密院負責攻宋,罷行省,河南路仍直隸於中書省。二十八年,立河南江北行省,治汴梁(今河南開封),並割江淮行省所領江北州郡隸之。轄境包括今河南省及湖北、安徽、江蘇三省的長江以北地區。

  ⑤四川行省——至元八年,罷陜西四川行省,另立四川行省於成都;十年罷,分置東、西川行樞密院。十五年,罷二行院,復立行省,次年復罷。十八年,從陜西四川行省中分出,又於成都置行省。其後一度再合於陜西行省,二十三年又分兩省。二十五年徙四川行省治所於重慶,二十七年復還治成都。轄境包括今四川省大部及湖南、陜西部分地區。

  ⑥雲南行省——至元十年滅大理國,置治中慶(今雲南昆明)。轄境包括今雲南省全境,四川、廣西部分地區,以及泰國、緬甸北部一些地方。⑦湖廣行省——至元十一年,初置荊湖行省於鄂州(今湖北武昌)。次年,元軍取荊湖南路地,立行省於江陵以治之,稱荊南行省。十四年,移治潭州(今湖南長沙),稱潭州行省或湖南行省。同年,鄂州行省並入潭州,並以新得廣西地屬之,故又稱湖廣行省。十八年,徙治鄂州。轄境包括今湖南、貴州、廣西三省之大部及湖北部分地區。

  ⑧江浙行省——至元十三年元滅南宋,置江淮行省於揚州,統兩淮、兩浙地,又稱淮東行省、揚州行省。二十一年,徙省治於杭州,稱江浙行省。二十三年,還治揚州,復稱江淮行省。二十六年,再次徙治杭州。二十八年,以江北州縣隸河南行省,改稱江浙行省。大德三年(1299),罷福建行省,以其地屬江浙行省。轄境包括今江蘇南部,浙江、福建二省及江西部分地區。

  ⑨江西行省——至元十四年置,治隆興(今江西南昌),又稱隆興行省。十五年,並入新置的福建行省(治泉州)。同年,又立行省於贛州,次年,仍還治隆興。後因減省江南冗官,江西、福建兩省曾經幾次分合。大德三年福建地並入江浙,江西單為一省。轄境包括今江西省大部及廣東省。

  ⑩嶺北行省——大德十一年置和林行省,治和林。皇慶元年(1312),改和林行省為嶺北行省,和林改名和寧,仍為省治。轄境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國全境、中國內蒙古、新疆一部分和蘇聯(今俄羅斯境內)西伯利亞地區。

  此外,元朝還於高麗置征東行省,但行省丞相由高麗國王兼任,得自辟官屬,高麗國原有的政權機構和制度均不改變,財賦亦不入都省,與元朝國內諸行省性質不同。除上述統治各大地區的行省外,元朝還設過幾種專主大征伐的行省。一為征宋時所設,隻稱“行中書省”,不系地名;一為用兵外國時所設,系所征國名,如日本行省、交趾行省(安南行省)、緬中行省(征緬行省)、占城行省等。還有一種是授權某省負責征伐某國軍事,將省名與所征國名合稱,如荊湖占城行省。這些都是臨時性的建置,事畢即罷。元末農民起義爆發後,元朝政府為鎮壓和抗拒農民軍,先後於中書省轄境內的濟寧(今山東巨野)、彰德(今河南安陽)、冀寧(今山西太原)、保定、真定(今河北正定)、大同等地置中書分省。又先後設立淮南江北行省(至正十二年設於揚州)、福建行省(至正十六年設於福州,後分省泉州、建寧)、山東行省(至正十七年)、廣西行省(至正二十三年)和福建江西行省(至正二十六年)。農民起義軍也仿元制立行省為地方行政機構,如天完政權之江南行省、汴梁行省、隴蜀行省、江西行省,宋政權之江南行省、益都行省,以及朱元璋所置江西行省、湖廣行省、江淮行省、江浙行省等。

  元代行省制度的確立,是中國行政制度的一大變革。明滅元後,改行省為承宣佈政使司,但習慣上仍稱行省,一般簡稱省。省作為地方一級行政區的名稱,一直沿用到現代。

  元朝的滅亡元朝後期,統治者不斷向人民收取各種名目繁雜的賦稅,人民被壓迫被掠奪更為嚴重。早在泰定二年(1325年)就發生瞭河南趙醜廝、郭菩薩領導的起義。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發生的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起義,同時元朝統治階級內部卻依舊在為爭權奪利而互相征戰,由此加速瞭元朝滅亡的進程。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起義軍首領朱元璋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統一瞭江南的半壁江山。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開始北伐,在大將徐達、常遇春等的協助下,於1368年八月攻陷元大都,元順帝北逃,元朝的統治結束。同年,朱元璋在應天(今南京)稱帝,建立瞭明朝。之後,在漠北的殘元勢力,被稱北元。北元於1388年天光帝被阿裡不哥後裔也速迭爾襲殺後(一說1402年鬼力赤即位後)去國號。元朝滅亡後皇室血脈一直在蒙古代代相傳。

  元朝帝王年表一、大蒙古國時期廟號謚號汗號姓名統治時間年號太祖法天啟運聖武皇帝成吉思汗孛兒隻斤鐵木真1206年~1227年無睿宗(元世祖追尊)監國景襄皇帝也可那顏孛兒隻斤拖雷攝政1227年~1229年無太宗英文皇帝窩闊臺汗孛兒隻斤窩闊臺1229年~1241年無稱制昭慈皇後乃馬真脫列哥那攝政1241年~1246年無定宗簡平皇帝貴由汗孛兒隻斤貴由1246年~1248年無稱制欽淑皇後斡兀立海迷失攝政1248年~1251年無憲宗桓肅皇帝蒙哥汗孛兒隻斤蒙哥1251年~1259年無二、元朝時期1271年~1368年廟號謚號汗號姓名統治時間年號世祖聖德神功文武皇帝薛禪汗孛兒隻斤忽必烈1260年~1294年(中統1260年~1264年,至元1264年~1294年)

  成宗欽明廣孝皇帝完澤篤汗孛兒隻斤鐵穆耳1295年~1307年(元貞1295年~1297年,大德1297年~1307年)

  武宗仁惠宣孝皇帝曲律汗孛兒隻斤海山1308年~1311年至大仁宗聖文欽孝皇帝普顏篤汗孛兒隻斤愛育黎拔力八達1312年~1320年(皇慶1312年~1313年延祐1314年~1320年)

  英宗睿聖文孝皇帝格堅汗孛兒隻斤碩德八剌1321年~1323年至治無(泰定帝)也孫鐵木耳孛兒隻斤也孫鐵木兒1324年~1328年泰定無(元順帝)阿裡加巴孛兒隻斤阿刺吉八1328年天順文宗聖明元孝皇帝札牙篤汗孛兒隻斤圖帖睦爾1328年~1329年1329年~1332年天歷1328年~1330年至順1330年~1332年明宗翼獻景孝皇帝和西拉古圖土孛兒隻斤和世琜1329年寧宗沖聖嗣孝皇帝宜林奇葆孛兒隻斤懿璘質班1332年至順惠宗順帝圖幹鐵木耳孛兒隻斤妥歡貼睦爾1333年~1368年(至順1333年,元統1333年~1335年,至元1335年~1340年,至正1341年~1370年)

  三,北元(1368年元朝滅亡後)時期(1368年~14世紀末或15世紀初)

  廟號謚號汗號姓名統治時間年號惠宗順帝圖幹鐵木耳孛兒隻斤妥歡鐵木兒1368年~1370年至正1341年~1370年昭宗和孝皇帝閉裡可圖汗孛兒隻斤愛猷識理答臘1370年~1378年宣光平宗寧孝皇帝烏薩哈汗孛兒隻斤脫古思鐵木兒1378年~1388年天光元朝滅亡後皇室血脈一直在蒙古代代相傳直到1697年蒙古被清朝征服為止。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推荐小说:大屁股媽媽的肥臀秘史 慈悲刀 全职法师之欲魔降临 上流社会 性福男人 清纯大奶女友的肉欲劫 魅魔媽媽和她的使魔兒子 暴露老妈 催眠人妻獵手 夏日情事